莫让“人间烟火”沦为“流量猎场”

发表时间:2025-10-15 09:42 来源:天府新区文明网 责任编辑:王丽君

国庆长假期间,江西景德镇的“鸡排哥”李俊永因饱满的情绪价值意外走红,成为文旅市场现象级案例。这个原本在街头摆摊的普通劳动者,凭借幽默金句、真诚服务与坚守本心的态度,让鸡排摊变身“城市情感驿站”,甚至带动了周边餐饮消费与文旅热度。然而,当热情的游客将摊位围得水泄不通,当镜头几乎贴到脸上拍摄时,“鸡排哥”的无奈呐喊——“我人都要窒息掉了”撕开了流量狂欢的另一面:个体权利与公共秩序的边界,正在被无序追捧打破。


“鸡排哥”的走红,本质上是公众对“真实感”与“人情味”的集体渴望。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他金句频出的唠嗑式服务、坚持现炸现卖的品质把控、对学生群体的优先照顾,甚至主动为游客推荐本地美食的举动,都成为稀缺的“情绪补给”。这种以真诚为底色的互动,让鸡排摊超越了单纯的消费场景,成为城市温度的具象化载体。


然而,当流量从“情感共鸣”演变为“猎奇围猎”,情绪价值的双刃剑效应便显现出来。游客为打卡排数小时队、主播为流量全天候跟拍,甚至将摊主围堵至墙角导致呼吸困难,这种无序的追捧已从“支持”异化为“消费”。正如网友所言:“喜欢不是以‘爱’的名义去窒息他人。”当个体的劳动空间被压缩为“秀场”,当真诚的互动沦为流量工具,情绪价值的内核便被彻底解构。


“鸡排哥”事件暴露的,是流量经济下公共意识的缺失。社交媒体时代,网红地、网红人物成为流量密码,但部分参与者将“在场”等同于“支持”,将“拍摄”等同于“互动”,忽视了他人作为劳动者的基本权利。这种群体无意识的行为,不仅威胁个体安全,更埋下公共安全隐患——试想,若摊位前因拥挤发生踩踏,若摊主因过度劳累影响出餐质量,最终受损的将是城市形象与游客体验。


真正的支持,应建立在平等与尊重的基础上。景德镇市政府迅速为摊位安装空调、成立餐饮管理工作室,既是对个体劳动的保护,也是对流量价值的理性引导。而游客与主播更需反思:理性追捧不是保持距离,而是以有序排队、礼貌合影、不干扰经营的方式传递善意。正如“鸡排哥”在道歉视频中所说:“希望大家回程注意安全。”这份朴实的叮嘱,恰是对“尊重边界”的最好诠释。


守护烟火气,更要守护人。“鸡排哥”的走红,为中国文旅市场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城市吸引力不仅源于景点,更源于“人”的故事。但“一人带火一城”的奇迹,必须以个体权益的保障为前提。从淄博烧烤到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从“鸡排哥”到“炒粉哥”,所有成功案例的共性在于——将流量转化为长效口碑,而非短期狂欢。这要求城市管理者在推动“个体IP”时,既要守护街巷烟火气,更要建立应急机制、规范拍摄行为、引导游客文明出行。


流量如潮水,来时汹涌,退时留痕。当“鸡排哥”宣布休息一天调整状态,当他在视频中反复强调“品质不变”,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劳动者的清醒,更是一个文旅市场的警示:唯有尊重个体、守护边界,才能让情绪价值真正成为城市温度的注脚,而非昙花一现的流量泡沫。毕竟,能让人愿意再来的城市,从来不是靠“网红”支撑,而是靠每一个普通人的尊严与幸福铸就。(天府新区评论员  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