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风成为文明家庭的精神密码

发表时间:2025-08-01 10:17 来源:天府新区文明网 责任编辑:王丽君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风作为家庭的精神内核,不仅塑造着每个家庭成员的品格,更在潜移默化中滋养着社会文明的根系。从长辈膝下的谆谆教诲到族谱典籍中的箴言警句,优秀家风如同穿越时空的火炬,让文明家庭的基因在代际传承中生生不息。


文明家庭的底色,往往晕染着家风的原色。四川天府新区傅康明一家,将“以身许国、勤俭向善”的家训熔铸于血脉之中,他不讲空泛道理,只以抗美援朝故事传递坚毅品格;全家热心公益、邻里互助,将“奉献”二字写进柴米油盐。当“报国”化作两代人从军的抉择,当“勤俭”成为全家共守的默契,家风便成了文明家庭最生动的注脚。


家风的传承,从来不是静态的复刻,而是动态的生长。梁启超家族百年间涌现出二十余位各界精英,其“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家训,在不同时代衍生出独特内涵:清末民初是救亡图存的担当,改革开放后是实业报国的坚守,新时代则化为科技创新的追求。这种与时俱进的传承智慧,让古老家风始终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反观当下某些家庭,将“光宗耀祖”异化为对物质财富的偏执追求,实则扭曲了家风的本质——真正的传承,应是精神内核的延续,而非形式上的复刻。


从《颜氏家训》中的“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到傅雷家书中的“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优秀家风始终是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当无数家庭将“孝老爱亲”“诚实守信”等理念融入家教,当这些微观的家庭文明汇聚成洪流,便能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进阶。


培育文明家庭,传承优秀家风,不必追求惊天动地的壮举。有时,一句“做人要正直”的叮咛,一次言传身教的公益行动,便足以让家风的种子生根发芽。让我们以家风为笔,在家庭的方寸天地间,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文明篇章。(天府新区评论员  曹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