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大学生是有门槛的,一张录取通知书似乎还不够。今年,00后大批升入大学。临近开学,在数码商城和整容医院,家长们拥挤着给孩子挑选一份开学礼物。商家总是最懂顾客的心思。成都一家数码商城的销售人员贴心地送上一份“优惠套餐”:数码相机、蓝牙耳机和智能手表组成的“新三样”,手机、电脑、平板、手表则是“四件套”。即使是基础款,配齐下来也至少要上万元。(9月5日《中国青年报》)
开学季,为表达对孩子的爱和新生活的祝福,不少家长乐意“烧钱”买买买;而很多大学生也同样期待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生活,在家长与孩子的双方合意下,大学生消费升级,花钱花出新高度。商家也不失时机地迎合这一消费心理,不断推出“标配”消费品,推高了大学生的入学门槛和成本。
“标配”风潮下,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走进新的学习环境,有更多的社交需求和生活品需求,高中原有的配置自然无法满足大学的需要,多购置一些新装备无可厚非。拿到大学“标配”消费品的同学,自然是欢天喜地,甚至形成攀比之风,炫耀和攀比标配品的优劣;没有拿到全部标配品的同学,心中不免落寞,有些人会产生自卑心理。大学生消费需要升级,但如果一味强调“高大全”,刻意追求高标准生活的话,就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
大学生究竟该如何度过大学生涯,没有统一的标准,当然也永远且不该有标准,更没有对与错。家境殷实者可以过得轻松些,家境一般者可以节衣缩食,这是人们通常的认知,但打破这些常规并不会受到惩戒,因为没有那条法律规定大学生该如何生活。尽管如此,追求高消费,或者追求与自己家庭条件不相匹配的物质享受,都不符合社会公众的一般期待,也不符合大学阶段的群体特征。
如果说大学真要有“标配”的话,那必然是“读书”“学习”“修身”等增长才干、提升品格之类的事情,而绝对不是对普通消费品的追逐。不少大学生对大学“标配品”趋之若鹜,不顾实际需求和家庭承受能力,盲目追求物质享受,偏离了大学生该做的事情和肩负的使命。
有“标配品”可用,不值得炫耀;如果没有,也不必自卑。大学是一片自由的天空,青年学子应该展翅翱翔,尽情挥洒,开启属于自己不一样的大学篇章,而不该被所谓的“标配”牵引和误导。(天府新区评论员:田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