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热”是传统文化的回归

发表时间:2017-02-20 16:27 来源:天府新区文明网 责任编辑:余辰璐


    2017年的这个春节,说到最“火”,不得不提央视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其中,16岁的武亦姝凭借淡定的外表、稳定的心态及不俗的实力圈粉无数。而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落下帷幕,社会各界也必将掀起一轮学习古典诗词的新风尚。(2月17日钱江晚报)



    《中国诗词大会》将古诗词搬上了大荧幕,在当代“快餐式”的信息接收和娱乐享受占主流的流行节目中无疑于一股清流。这股被唤作“诗词热”的清流不仅受到了海内外国人的热烈欢迎,也让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直观和更深入的认识。“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是《中国诗词大会的》的基本宗旨,也是我们在观看和思考诗词之美,古人之慧时的价值体现。



    “诗词热”背后折射的文化对冲是当代年轻人的思想交融。传统文化的定义,常常让年轻一代的人们不愿意去接受和传播,他们更愿意去接触那些新奇、快速、外表华丽的文化舶来品。比如哈韩、哈日的风气,就连国内一些大型的综艺节目也是完完全全的复制外国的节目形式,在这样的一种氛围影响下,传统文化想要突出重围就显得异常困难。但随着信息交互的越来越发达,外来文化带来的冲击浪潮显然已经不如前几年那般凶猛。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和体验后,年轻一代对于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思考更多也更加深刻了,再加之国内大环境对传统文化的日渐重视,曾经只是少数人秉承着的吟诗作对,提笔画锋逐渐被年轻人所接受并认可。有着千年文化底蕴的传统文化正在重新成为新时代的主流。



    “诗词热”也凸显了现行的教育理念需要创新改进。从学生时代开始,语文教学伴随着我们的学习生涯。在小学课本中那些优美的诗词变成了纸上干瘪瘪的文字。诗词灵动的内涵没有被体现反而被限制了。“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首词的意境是非常广阔和惬意的。但是在现代的语文教学中它们都变成了“背诵全文”。古诗词的精髓和情感展现光靠背诵是无法去理解和贯通的,那些热爱古诗词的人们也不是从课本的背诵中去感悟古人的文化情思的。诗词源于生活,从教育的角度来说,更多的应该是引导被教育者通过古诗词去理解热爱生活,通过生活去解读欣赏古诗词,把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生活中来。



    “诗词热”更是时代的声音和呼唤。传统文化节目的大热一方面反映了主流文化价值理念的回归,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诗词热”流行前的“乡愁热”、“工匠热”、“舌尖热”等等现象都说明了国人的文化需求正在向更高层次和更有精神价值的层面转变。主流文化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怎样的文化内涵也就代表了怎样的社会风气。在传统文化新发展的关口,如何去学习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让诗歌词赋被寻常百姓理解和接受,如何把属于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底蕴繁荣昌盛并源远流长,是新时代的我们应该主动学习思考和为之努力的理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