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新“擦亮”诚信品牌

发表时间:2020-08-19 21:30 来源:天府新区文明网 责任编辑:诗屹

1987年8月8日,杭州武林门一把大火把劣质温州鞋付之一炬;到2002年,温州将每年的8月8日定为“诚信日”;再到今年,温州迎来第十九个“8·8诚信日”,30多年来,温州历经“诚信”风雨的洗礼,诚信建设于危机中起步、在探索与不断创新中奋进,用行动不断擦亮“信用温州”的金字招牌。(8月7日中国文明网)

人无信不立,城无信不兴。诚信,既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更是一个商家乃至一座城市兴旺发达的基础。从古至今,人们也正是崇尚诚信、恪守诚信,社会才井然有序、发展进步。但也不可否认,受金钱名利等诱惑,社会上借钱赖账、制假售假、见利忘义等不讲诚信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就以浙江温州为例,其曾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因极少数商家不讲诚信、制假售假而引发信用危机,甚至给整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为此,近年来温州市痛定思痛,大胆探索创新,利用互联网加强信用城市建设,不仅擦亮了“信用温州”诚信品牌,也给温州这座城市发展重拾信心、带来了活力。

搭建服务平台,运用大数据为信用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过去,识别和判断一个人、一个商家是否讲究诚信,要么看老百姓的“口碑”,要么通过长时间的频繁交往接触才能弄清。如此一来,不仅识别判断的时间周期长,而且准确度也存在一定的偏差,搞不好还会“赔了夫人又折兵”。针对这种情况,温州市在打造“诚信城市”、重拾“信用温州”的过程中,创新服务方式,引入“互联网+”思维模式,搭建起一个全市征信信息服务平台,将社会公众的征信信息全部录入平台系统。有了这个征信信息服务平台,一个人、一个商家诚信与否一键可知、一目了然,而且还能够实现资源共享,此举可以说是为“信用城市”建设夯实了基础、提供了有力支持。

创新监管方式,利用大数据推动落实激励和惩戒机制。众所周知,诚信社会建设一直是一个难题。其难就难在监管环节,难在奖励惩戒措施得不到较好的落实。久而久之,就算是有了完善的诚信建设体系和健全的制度措施,也都流于形式。鉴于此,温州市在加强“信用城市”的建设中,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利用征信信息平台和大数据对征信人进行监管,推动信用激励和惩戒制度的有效落实。比如征信人恪守诚信,而且达到了一定的级别,其无论是搭乘交通工具、外出旅游、办理各种证件,还是经商、银行授信等,就会受到优待、一路绿灯。反之,一旦失信就会被“锁定拉黑”,其在银行授信、办理工商营业执照、搭乘高铁飞机的时候,就会“一处失信,处处受阻”。

诚信,尽管是传承了几千年古老传统美德,但要想其适应现代社会、现代生活,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只有去粗存精,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才能够擦亮诚信品牌,使其永葆生机、绽放美丽。(天府新区文明评论员文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