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星友谊桥小区,总能看到大家围着一个精神矍铄的老人,听他讲讲最近的新鲜事,关于成都天府新区各项政策的解读。这个老人,就是敖书明。作为成都天府新区兴隆街道宝塘村原赵家村一名退职老干部,虽已不在工作岗位,却仍然以满腔的工作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处处以身作则,事事带头,团结群众,为宝塘村工作献言献策,使宝塘村的各项工作得到顺利开展。
热心助人,几乎是所有人对于敖书明的印象。当他的得知孙女同学遭遇非常不幸时,将其接到家中与自己的孙女同吃同住,一直将其照顾到走上工作岗位。
孙女同学遭遇不幸 他悉心照顾一年多
10月13日,吃过午饭之后,敖书明像往常一样,在小区里转悠。不少邻居看到他,都热情的和他打着招呼。“铃铃铃”,敖书明的手机响起,接起电话,敖书明的神情一下变得非常慈爱,他不住地在电话里叮嘱说:“在外工作你一定要注意安全,这几天天气冷了,不要着凉。”挂掉电话,敖书明说,“是我的孙女郑新月来的电话”。
其实,熟悉敖书明的人都知道,郑新月并不是敖书明的孙女,然而他却照顾了郑新月一年多,直到她走向工作岗位。
那是2015年4月的一天,敖书明从孙女口中得知,她的一个叫郑新月同学遭遇非常不幸。郑新月5岁时,父亲因车祸不幸去世,随后母亲改嫁,郑新月跟着母亲和继父一起生活了一年,生活的矛盾让母亲的这段婚姻早早结束,母亲再次改嫁,郑新月不得不被母亲送回老家和爷爷相依为命。然而祸不单行,爷爷在2015年3月也因癌症去世,原本困顿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敖书明得知这一消息后,二话不说将女孩接回家中与孙女同吃同住,悉心照顾这个身世可怜的女孩,他把郑新月当做自己的亲孙女一样对待并给予她无私的爱,时常安慰她忘记过去的遭遇,鼓励她重拾对未来生活的信心。郑新月再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她在敖书明的帮助下变得开朗自信起来。如今,郑新月也已经走向了工作岗位。当天府之声记者拨通她的电话时,郑新月说,她将敖书明当成自己的爷爷一样,是敖书明一家在当时给予了她家人般的温暖,让她能够更加乐观的面对生活。在工作之余,郑新月也经常回来看望这位热心、善良的党员爷爷。
朴实、低调、热心助人是乡里乡亲对敖书明的一致评价。邻居有事他必伸出援助之手,热心帮忙。邻里之间遇到了什么困难,也总是会想到找他来帮忙。谁家电灯不亮了,或是谁家电视机出现故障了,总爱找他来看看,为邻里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成了邻里眼前的生活好帮手。
践行党员先锋模范精神 带头支持拆迁
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拆迁安置工作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它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可逾越的必经之路,也是改变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宝塘村所涉及的重点工程兴隆湖、天府大道等项目,拆迁安置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为此,敖书明不分日夜,走到哪里都在宣讲拆迁政策,对宝塘村的拆迁工作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为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添加助力。同时,为了做好表率作用,他带头将自己的房屋拆除,成为兴隆湖拆迁征地项目的拆迁带头人。
朴实、低调、热心助人是大家对敖书明的一致评价
当时,敖书明家的房子有120多平方米,是三间平房套间,修建时想着是自己老两口日后安度晚年的,所以用的钢筋水泥质量特别好,房子室内也做了简单的装修安装了地砖,房子虽然造价不高,但是谁都明白拆掉的不是房屋而是情感。“我家的房子被拆的时候,和村里的好多人心里都一样,心里还是有些舍不得,头天晚上难过得心里不知是啥滋味。”敖书明说。
“拆不拆迁看敖书明,连敖书明家都拆了,我们还有啥说的。” 村民们议论着。敖书明家的房子第一个完成拆迁,村里其他人家也都跟着顺利拆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