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人民日报聚焦成都: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公园成都

发表时间:2018-06-25 11:24 来源:天府新区文明网 责任编辑:罗同

市民在四川省成都市天府绿道游览观光。王欢  


成都,从历史深处一路走来的悠久古城,今天已成为西部领跑、誉满国际的现代化大都会。今日,《人民日报》从“政策宜民、经济宜业、规划宜人、生态宜居”几个方面,关注成都经济社会发展,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公园成都。 



飞临成都上空,四川盆地中一片平坦沃野映入眼帘——成都,从历史深处一路走来的悠久古城,今天已成为西部领跑、誉满国际的现代化大都会。


作为长江上游一道生态屏障,“窗含西岭千秋雪”的成都,自古以来,绿色就是这座城市的鲜明底色。今天,成都市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顶层设计,通过铁腕治霾、科学治堵、重拳治水、全域增绿,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一幅宜居宜业的城市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政策宜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造优良人居环境 


退休后,刘为民就从市区搬到了成都东郊的龙泉山脚下,自己和老伴租了一户庭院,院坝空地上一边种着老刘经常侍弄的花草,一边种着老伴悉心照料的蔬菜,就像生活在世外桃源一般。在遛山过程中,老刘发现志同道合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年轻人也奔着这绿水青山来了。


“市里要把龙泉山打造成城市森林公园,建成后就变成了城市绿心。”老刘激动地为成都市“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的做法击掌叫好。龙泉山森林公园建成后面积将达1275平方公里,相当于1.7个中心城区,是一个超级城市中央公园。


龙泉山的区位变化源自成都城市战略定位的调整和空间结构的优化。


成都坚定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按照“一尊重五统筹”城市工作总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公园城市理念指导城市建设,构建协同推进共同体,平衡投入产出价值链,明确提出了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和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发展目标,创造美好幸福祥和新生活。


2017年,成都市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优化城市空间,启动第五次城市总规修编,作出了“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战略部署,构建起市域“一心两翼三轴多中心”的网络化空间结构,支撑起国家中心城市“五中心一枢纽”核心功能,“城市绿心”也由此诞生。


龙泉山和龙门山,一东一西,被誉为成都的生态屏障,成都市区坐落其间,人们形象地称为“两山夹一城”。把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成中央绿心后,东边是新打造的空港新城、简州新城、淮州新城,西边是中心城区,成都市域格局就变成了“一山连两翼”。


“成都正确处理好舍与得、增与减、内与外的关系,全面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坚守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定力和留白增绿千年立城的时代担当,统筹推进东部区域增量拓展和西部区域减量发展、中心城区品质提升与近郊区域功能完善,推动非产业功能定位的企业、非满足本区域公共服务的功能、影响历史文化街区形象的建筑调减、外迁和改造,以非核心功能的‘减’,促进核心功能的‘增’。”参与过最近3次成都总规修编的成都市规划设计院院长曾九利坦言,成都更加注重集约高效和绿色可持续发展,这次总规修编推动城市发展模式由“产—城—人”向“人—城—产”转变,重点突出城市发展定位、空间结构、发展方式、整体形态4个转型以及生态、民生、文化、治理4个进阶。


宽窄巷子、琴台路、大慈寺、文殊院……为更好保护这些特色风貌街道,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与成都市规划管理局联合编制了《成都市中心城区特色风貌街道规划建设技术导则》。特色街区突出天府文化内涵,植入相应的传统文化类、艺术设计类、时尚创意类等业态。


对于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成都,水生态文明建设尤为重要。2017年4月,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重拳治水,全面实行“河长制”管理,坚持生产、生活、生态用水“三水共治”,强力实施重污染流域综合整治、城乡黑臭水体综合治理、良好水体保护、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病害整治、饮用水环境安全保障等工程,打造“宜居水岸、活水成都”。2017年6月,“成都治水十条”出台。做好顶层设计、筑牢生态本底、把握时序要求、优化水网格局……成都探索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治水新路子。今年5月底,成都市级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在100%,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356万吨/日,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全面完成。在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的目标下,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千年盛景,正渐渐重现。


经济宜业 

转产业、调结构、优布局,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5月16日,总投资额逾260亿元的18个重点项目签约落户成都天府新区国际生物城。其中,诺贝尔奖得主科恩伯格教授领衔的科恩伯格创新型生物大分子药物研究所项目,将建设世界领先水平的单克隆抗体和双特异性纳米抗体创新型生物大分子药物的研发平台,助推国际生物城进一步站上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潮头。


作为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载体、主战场和主引擎,截至目前,国际生物城已引进项目109个,协议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


这是成都产业转型优化升级的一项重大成果。去年以来,成都着眼开放型高质量经济体系建设,坚持把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作为推动城市战略转型的重大抉择,作为重塑城市竞争优势的关键之举,率先成立新经济发展委员会,制定精准政策体系,搭建共赢合作平台,创新要素供给模式。同时,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服务业、现代金融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优化重塑城市核心功能,拥有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瑰丽蝶变呼之欲出。


产业转型,先要调结构。成都坚持“调高调优”,着力发掘新的绿色增长点,形成工业发展新动能。基本形成以电子信息和汽车产业作为第一、第二主导产业,建材、冶金、轻工等传统行业占比不断下降的产业格局。


能源结构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撑,也是产业转型的发力点。2017年,成都完成建成区和场镇餐饮店“煤改气”“煤改电”3968家,全市清洁能源消费占比55.4%,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聚焦发展绿色经济,抓住传统产业改造、环保产业发展、资源节约利用三大重点,积极培育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应用场景。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节能环保企业达330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650亿元。


成都全市工业绿色发展整体水平稳步提高。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成都加快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升级,依法依规推动100户企业的落后产能退出,按照“依法关闭一批、整改规范一批、调迁入园一批”,清理整治14148户“散乱污”企业,推进889台燃煤锅炉淘汰或清洁能源改造。目前,全市已全面淘汰了小水泥、小火电、小石灰窑,整体退出了煤炭生产、烟花爆竹和钢铁长流程冶炼,进一步优化调整了产业结构。


一系列政策措施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实质上是产业发展“让位”于环境宜居,以人为本放在了发展首位。数据显示,2017年,成都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2013年增加了103天,为5年来最好水平。


环境好了,成都市民一贯崇尚的绿色生活方式也不断推陈出新。以出行为例,截至目前,成都地铁日均客流270万次以上,单日最高客运量353.80万乘次,累计运送乘客23亿乘次,在成都全市公共交通中出行分担率高达40%。


“以骑代车”的成都市民越来越多,摩拜单车发布的骑行元年大数据显示,成都的骑行指数在新一线城市中长期排名首位。2016年11月进入的摩拜共享单车,市民骑行总里程已超2.33亿公里,相当于减少了5672辆汽车一年的排放量,节约931万升汽油。


规划宜人 

充分考虑生态价值,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位于成都北三环外的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成都中心城区的海拔制高点,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随处可见,熙熙攘攘的来往游客嬉戏于森林绿地之间,萌人可爱的国宝大熊猫居住在此,怡然自得。


基地办公室主任蒲安宁已经在基地工作30余年,对于这片水土的历史如数家珍。为了给大熊猫创造好的生存环境,成都在这片土地上进行了大量的植被恢复工作,全市各单位部门来到这里植树,种植了大量的灌木、乔木和竹林等。伴随着大熊猫的种群复兴,这片土地的生态景观也在逐渐复兴。蒲安宁介绍,大熊猫的出生成活率从基地成立初期的70%增加到今天的100%,基地的绿化覆盖率也增长到92%以上。当年种下的树苗,历经30多年风雨,已经成长为参天大树,当年那个荒芜的山头,已经成为绿树环绕的大熊猫家园。


绿色从高地延伸,生态从这里延续。按照成都的规划,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两平方公里内不准设置工业企业,一切生产型企业的建设都必须经过基地专家论证才能上马,以尽量减少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与此同时,长达100公里的三环路熊猫绿道将生态保护、和谐共生的理念继续向全市延展,形成的5.1平方公里的城市绿地,将成为连接成都市民和绿色自然的重要链条。


据三环路熊猫绿道建设的中建三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绿道依托成都市全长51公里的三环路打造,该条线路有立交桥13座、跨线桥11座,而熊猫绿道则通过三环路两旁的主题熊猫景观、特色植物灯,打造具有熊猫文化内涵、传播城市休闲理念的环线绿道。目前,三环路102公里内外环线中,已建成长度为57公里的绿道景观。成都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院园林一所所长张清彦参与了熊猫绿道的规划设计,他告诉记者,绿道会融入六大熊猫主题元素,包括熊猫欢乐步道、熊猫特色商业、熊猫科普展示等。


熊猫绿道是天府绿道中的一条。天府绿道,是成都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一项重要工程。规划于2035年建成的天府绿道总长1.69万公里,是目前全国规划最长的绿道系统。建成后,天府绿道将覆盖成都全域,串联起成都境内的生态区、公园、小游园、微绿地,将整个成都变为一座巨大的“公园”。


不仅如此,天府绿道还具备了生态保障、慢行交通、休闲游览、城乡统筹、文化创意、体育运动、农业景观、应急避难八大功能。同时规划设计了4级配套服务体系,包含16个特色小镇、30个特色园、170个林盘院落以及若干亭台楼阁。


据了解,作为可进入、可参与的绿道系统,天府绿道巨大的绿道网铺开后,将串联起市域特色产业集群、产城融合、全流域旅游,为城市创造数十万就业岗位,并辐射周边千亿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成为城市生活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


同时,成都大力实施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强化大地景观再造,推进100个川西林盘示范建设,打造体现天府“乡愁”记忆、功能复合的现代林盘院落。


未来,城市生态、产业发展、人文价值的综合效益将逐步显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城市与绿色自然共生。


生态宜居 

构建绿色发展制度体系,让绿色成为城市的优质资产 


2016年底,成都温江区花木搭乘中欧班列出口欧洲,这是全国花卉苗木通过蓉欧铁路出口欧洲的首列,只需13天即可直达荷兰蒂尔堡,比海运节约20天左右。首柜是温江一家花木企业向荷兰某公司出口的近2万株榕树,货值约4.3万美元。


温江花卉苗木现有种植面积20万亩,是全国四大花卉产业基地之一、中国西部花木“交易、信息、定价”中心。花木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农村创业就业的主攻方向。当地盆景大师胡世勋说:“成都温江花木向产业高端化、贸易国际化转型发展,为成都花木进一步走好‘一带一路’铺就宽广道路。”


这一切缘于成都绿色发展制度体系的构建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据了解,成都正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出台《成都市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政策导向,深化低碳产品认证。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加快编制《成都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健全主体功能区规划体系及配套政策。


持续推进绿色发展,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成都让绿色成为城市的优质资产。


近年来,成都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植被修复提升等生态建设工程,森林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2017年完成森林康养基地建设6处,森林人家40个。


作为城市新经济增长点,生态产业在推进成都产业升级的同时,也促进市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驱车行驶在成都,随处可见郁郁葱葱的爬山虎紧紧依附巨大的高架桥桥墩,犹如倾泻而下的绿色瀑布。成都市园林和林业管理局工程师邓飞告诉记者,爬山虎十分实用,不仅可以增氧、降温、减尘、除噪,还能缓解沿途司机的视觉疲劳。


如今,成都二、三环路已栽植近4500个桥墩的爬山虎,共计近20万平方米,其中半数以上桥墩绿化高度达到8—12米。到2022年,成都以屋顶、桥柱、桥体、墙体等为重点的立体绿化面积将达330万平方米。


成都的舒适宜人已经深入人心,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的供给,满足了市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和向往。绿色,正在浸润这座现代宜居都市的每一个角落,成为成都城市发展最鲜明的底色,最持久的优势。(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