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连续四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 背后是成都厚植的文明土壤

发表时间:2017-12-06 10:32 来源:天府新区文明网 责任编辑:罗同

生活在成都,我们每天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变化——城乡环境更加宜人,社会秩序日益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也更加浓厚。这些,都离不开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


从环境建设,到人文积淀、榜样精神,成都将文明城市建设落地基层,为百姓创造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近日,成都市连续四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背后是这座城市深耕厚植的文明土壤。


此外,成都还荣获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5名、第五届全国文明村6个、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7个、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2个、第四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工作者2名。这样的成绩,显示出的正是成都独特的文明风景。


环境

提升城市“颜值” 打造文明环境


宽敞平坦的街道,两侧绿树连荫,车辆与行人相互礼让;整洁的公园、广场,市民悠然自得;焕然一新的老旧小区,设施齐全……走在成都的街头巷尾,就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变化。


洁白的墙面,铺着沥青的小区路面,丰富的绿化环境……在温江区万春路127号院落,小区干净整洁。说起大院的变化,居民们交口称赞,“现在楼房刷新了,规划了停车位,还建了门卫室,路也平整了,下雨的时候不会满是水坑了。”


在武侯区玉林东路社区,这里的老人们也感受到了变化。原来,社区楼下开了一家长寿食堂,老人们的午餐都得到解决——食堂提供四菜一汤。到了晚上,居民们还会相约散步,期间还有志愿者随同负责安全,这项活动被老人们称为“黄昏一小时”。


重阳木、蓝花楹、红花继木、非洲茉莉、三角梅……在这些植物的装扮下,锦江区橡树林小游园让市民在游园时置身于绿树花丛之中,在喧嚣的城市中领略一份恬静的生态公园气息。接下来,这样的小游园在成都还将出现更多。据悉,成都日前启动了192个公园、小游园、微绿地的建设,力争达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


“环境好了,市民的素质提高了,城市确实配得上‘文明’二字,这些改变我们都能感受到。”谈到成都再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在公园散步的叶婆婆为成都的文明环境建设竖起大拇指


人文

积淀文明 天府文化走向市民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更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


“文章传世业,道德起(启)家珍。先志宜光振,汝才百发兴。”在龙泉驿区洛带镇,刘氏家族的这则20字字辈广为流传。每年春分时节,宝胜村“豢龙”世家刘氏家族都会举行传统祭祖活动,来自各地的刘氏族人齐聚刘家大院,祭先祖,舞龙灯,至今已持续36年。


刘氏家规的背后,正是天府文化所展示的文明精神。在精神文明建设上,成都近年来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将传承发展“天府文化”融入道德讲堂、节日和志愿服务等主题实践活动,融入文明家庭、新乡贤等创评工作,推动天府文化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一勤天下无事”的刘氏家规,在成都市今年2月开展的“我爱成都·天府好家规”征集评选活动脱颖而出。在这场活动中,像刘氏家规这样的成都本土文化的数量超过1000余篇(条),同时还收集到400余篇来自成都的家风家训故事。这些故事,正向市民展现了成都深厚的天府文化风貌。


榜样

道德模范 引领“成都文明”


平凡的人物,微小的事情,却如粒粒金沙,把美德聚沙成塔,形成“践行核心价值观、传播道德正能量”的社会氛围。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成都文明”,在道德模范身上体现出这座城市的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同时,榜样的力量,也将这份文明传递到更多地方。


环卫工人王正田的故事,正是“成都文明”的代表。2016年6月12日,正在清扫成都都江堰市柏条河附近垃圾的王正田,发现一名女子跳河轻生,他立即放下手中的簸箕,跳入汹涌湍急的河水中向女子奋力游去,强忍着腿疾带来的不便和急速下降的体力,他拼命将女子推拉上岸。后来,王正田悄然离开现场,回到岗位继续工作,事后经热心市民提供线索,其舍己救人的英勇事迹才被知晓。


王正田在今年11月获得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荣获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的成都人还有4名。截至目前,全市涌现了全国道德模范3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4名、中国好人194名、四川省道德模范29名、成都市道德模范201名。(成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