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四川推进“四好村”创建:有“面子”也有“里子”

发表时间:2017-07-10 14:31 来源:天府新区文明网 责任编辑:余辰璐


几百亩黄桷兰和紫薇绽放,盛夏的四川省宜宾市珙县上罗镇代家村,香风徐徐。


有的风可以闻到,有的“风”可以看到。行走代家村,十里不同景,人在画中游,几里路见不到一处垃圾,几个月听不到一次吵架,景美、人和、风清、气正,产业兴旺。


截至2016年底,四川省累计有1481个村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首批省级“四好村”。2017年7月7日在成都召开的全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带动脱贫攻坚暨“四好村”创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透露,今年将新创建省级“四好村”2000个,市、县级“四好村”累计达全省行政村总数的25%。到2020年,在普遍建成市州级或县市区级“四好村”基础上,全省60%以上的村将建成省级“四好村”。


什么是“四好村”?代家村就是个模板:住上好房子,农家小洋楼随处可见;过上好日子,靠花卉苗木,去年人均收入近2万元;养成好习惯,村里道路干净整洁;形成好风气,吵架斗嘴、赌博等现象基本绝迹,文娱活动、读书学习蔚然成风……


从贫穷落后的山村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四好村”,一场场发展的好戏在巴蜀大地上演。


这是一场系统性的立体变革,既要变“面子”,又要改“里子”。


这是一场全局性的整体重塑,既针对贫困乡村,又面向整个农村。


这是一个战略性的时代工程,既着眼当前发展,又谋划长远动力。


四川抉择:基于贫困的复杂成因,“四好村”的创建既对接国家要求又体现四川实际,既体现物质改善又瞄准精神进步,既是评判标准又是实施路径,既着眼当下又瞄准未来。


时间回溯到2014年3月,省委书记王东明深入大小凉山调研。


在对当地贫困的现实状况和深刻背景深入调研后,王东明指出,今后几年,大小凉山彝区扶贫工作的目标是,让彝区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要把这“四个好”,作为评价大小凉山彝区扶贫成效的最直观体现和最基本标准。


这是“四个好”目标首次被提出。很快,这“四个好”标准,成为新阶段四川脱贫攻坚的一大目标。


浅显中有深意。贫困产生的根源复杂深刻,其中既有物质基础的原因,也有观念意识的制约,既有自身能力的限制,也有体制机制的阻碍,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障碍……


成因复杂,表现多元,在此背景下,脱贫攻坚需要多管齐下。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让贫困户住有居富有产,生活脱贫、物质奔康;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助老乡移风俗改习惯,头脑脱贫、精神奔康。


对贫困山乡来说,“四好村”创建,既对接国家要求又体现四川实际,既体现物质改善又瞄准精神进步,既是评判标准又是实施路径,既着眼当下又瞄准未来。


“两不愁、三保障”国家标准基础上,四川用“四个好”自选动作谋求解决基本生活难题的同时,推动贫困地区跨越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


“四好村”创建,四川省制定了细化量化标准:


“住上好房子”:坚持“建改保”相结合,注重“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村内无房户、危房户、住房困难户问题得到全部解决,安全住房保障率达100%。


“过上好日子”:有劳动能力的农户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面小康标准,适龄学生义务教育入学率达 100%,新农合参保率达100%,低保、五保、养老保险应保尽保,农村医疗和养老保险等与城镇并轨,有硬化路、卫生室、文化室、宽带网,有安全饮用水、生活用电、广播电视。


“养成好习惯”:群众参与文体活动覆盖面达80%以上,有共同制定遵守的村规民约,有村级卫生保洁员,养成文明礼貌、勤俭节约、安全生产、守时守信好习惯。


“形成好风气”:村两委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农村文化传承、道德模范评选、文明家庭创建等活动广泛开展,开办农民夜校,村民自觉抵制好吃懒做、相互攀比、大操大办、低级媚俗等不良风气,无遗弃子女、不赡养父母、不关爱兄弟姐妹等现象,治安秩序良好,无刑事案件、重大交通事故、火灾事故、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在省委的直接领导下,从2016年开始,“四好村”创建范围从最初方案聚焦的贫困地区扩展到整个农村。“四个好”上升为四川整个“三农”工作和全面小康的重要抓手。内在要素更丰富,衡量的标准更细,实施的范围更宽,这是省委、省政府着眼全面小康的深谋远虑和面向更长远未来的历史抉择、时代担当。


四川行动:纵向上下联动,横向左右协同,合力推进。去年,省委先后召开 13次常委会会议、5次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和6次专题会议谋划脱贫攻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先后18次专题调研指导、6次带队开展全省性大检查大督导。


“要持续用力推进脱贫攻坚,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和‘四个好’要求,狠抓‘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五个一’落地落实。”2016年12月30日,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重点内容之一依然是脱贫攻坚。


年终讲脱贫,年初抓脱贫,以“四好村”为抓手,推进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四川蹄疾步稳。


这一年,省委先后召开13次常委会会议、5次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和6次专题会议谋划脱贫攻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先后18次专题调研指导、6次带队开展全省性大检查大督导。


方向明确,推进迅即。去年9月1日,相关部门将五易其稿形成的工作方案摆上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会场。随后,省委常委会会议再次审议工作方案。


去年9月18日,《创建省级“四好村”活动工作方案》印发。次日下午,省委、省政府召开“四好村”创建活动启动电视电话会议,对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并正式启动创建。


目标宏伟,令人振奋——力争到2020年,在普遍建成市州级或市区级“四好村”基础上,60%以上的村建成省级“四好村”。


举措务实,推进可行——各市县组织开展本级“四好村”创建,由县市区向市州提出创建省级“四好村”申请,省“四好村”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在市州考评验收基础上,通过抽查提出建议名单并全省公示,再评出省级“四好村”。


要求严格,评定逗硬——明确:有党员干部违反党纪政纪受到处分的、有刑事案件发生的、有发生重大群体性上访事件受到通报、未开办农民夜校等情形的,都不能评“四好村”。


规格高,含金量重——每年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命名,并在当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授牌。


保障实,协作推动——成立省市县三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多部门协作推动。(中国文明网)